为传承中华茶文化精髓,培养文化自信,解锁陆羽《茶经》中的煮茶智慧, 10月27日上午图书馆特别邀请会计学院专职教师兼高级茶艺师、高级品茶师田翰灵老师在1506举行《茶经·五之煮》为核心的主题读书会,图书馆寸家菊老师和来自全校茶文化爱好者及读书爱好者150余人共同参与这场以经典为媒,以茶汤为桥,沉浸式感受传统煮茶艺术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的读书会。
图1 田翰灵老师讲解现场
首先,田翰林老师用短视介绍《茶经》(中国第一部系统阐述茶文化的专著)的作者陆羽和2022年11月29日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冲击让大家对中国传统茶文化敬畏和自信油然而生。其次,田翰灵老师带领大家逐句精读原文,结合古籍注释与现代实践,详解“薪火之选”“候汤之法”二大核心要点:“其火用炭,次用劲薪”的燃料讲究,再到“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的候汤精髓以及唐代煎茶六步:炙茶——碾茶——罗茶——煮水——煎茶——酌茶,让在场师生领悟到五之煮中“顺应自然、精益求精”的理念。最后介绍了煮茶现代的传承与发展。
互动环节中,田翰灵老师展示了冰冻矿泉水(沸水)冲泡帝泊洱普洱茶珍过程,让大家品茶,对比古今煮茶差异交流实践心得,思想的碰撞让读书会更具深度与温度。
图2 田翰灵老师展示矿泉水泡现代茶
图3 同学们品茶
此次读书会打破了传统古籍阅读的枯燥感,通过“文本精读+实操体验+深度研讨”的模式,让《茶经》中的文字“活”了起来。未来图书馆将持续推出系列茶文化主题活动,让更多人走进经典、了解茶史、传承茶韵,让传统茶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
新闻稿:寸家菊
拍摄者:寸家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