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长项。
——薛兆丰《经济学通识》
馆长带你感受经济学的智慧与力量,以思想之光照亮梦想的航程。
馆长书单(二) |
书名 |
作者 |
馆藏地址及索书号 |
国家的兴衰 |
曼瑟·奥尔森 |
F11 286 |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
托马斯·C·谢林 |
F014 12 |
思考,快与慢 |
丹尼尔·卡尼曼 |
F069 87 |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
贾雷德·戴蒙德 |
K02 19(上海译文出版社) |
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 |
詹姆斯·C·斯科特 |
D035 609 |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

作者:[美]托马斯·C·谢林
简介:本书的主题是关于个体动机、行为(或微观动机)与其所带来的总体结果(或宏观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不仅探讨个体行为所导致的令人惊奇的宏观结果,也讨论宏观结果中所蕴涵的个体动机或行为,以及是否可能从观察到的宏观行为中推论出微观动机。谢林教授通过人们耳熟能详的、简单易懂的例子说明了当总体行为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简单累加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社会成员为何对他们的单独行动所产生的集体后果视而不见,以及为何从群体现象中推导个人意愿的尝试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
《国家的兴衰》

作者:[美]曼瑟·奥尔森
简介:这部伟大著作的主题是:一个社会政治稳定的时间越长,就越可能发展起造成更低经济效率的强大特殊利益集团。奥尔森认为大量分利集团的存在可能会成为一个国家衰落的充分必要条件,但不存在大量分利集团却似乎不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繁荣的充分条件,充其量它只能是一个必要条件。
《思考,快与慢》

作者:[美]丹尼尔·卡尼曼
简介: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创新之旅。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作者:[美]贾雷德·戴蒙德
简介:为什么欧洲人凭借枪炮、病菌与钢铁征服了新大陆,而不是非洲或美洲土著漂洋过海去征服欧洲?为什么有些社会已拥有完善的社会组织、百花齐放的文化成果,而有些社会仍处在没有金属工具、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原始状态?是什么决定了今日世界的权力和财富分配面貌?在戴蒙德看来,食物生产的出现使得欧亚大陆抢占了文明发展的先机,文字、技术、政府等都是粮食盈余的“副产品”;而动植物种类的多寡和大陆轴线的走向又决定了各大洲食物生产的先发与落后,这就是影响了不同种族遵循不同历史发展轨迹的终极因。
《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

作者:[美]詹姆斯·C·斯科特
简介:詹姆斯•C·斯科特分析了在各个领域中,由国家主导的大型规划项目遭遇失败的例子。斯科特指出,当国家权力坚持推行简单的规划方案,而这种方案对复杂且不易理解之相关性尤显粗暴时,中央主控的社会规划项目就很难取得成功。进而言之,针对社会组织的设计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依靠这样一种认知:即地方知识和实践知识与常规知识和技术知识同等重要。作者列举了令人信服的例证,并质疑了“发展理论”,同时反对独裁权力主导的规划项目对国民价值、愿望和目标的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