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部署,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保护和创新方面的作用,由重庆市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届“超星杯” 阅读大赛暨 “AI 遇上非遗” 创作竞赛(校赛)展示环节于2025 年 5 月 14 日中午在图书馆大研讨举行,图书馆王帮梅、寸家菊和22级讯飞人工智能学院大三国家教学金获得者邓娇三人组成评委对学生展示环节进行打分。
校赛从4月18日——5月16日历时近一个月,吸引61人参加,评议小组公平公正对41组有效作品资料完整性进行审核、视频重复性和原创性查重,最终选取14组进入作品展示环节。展示现场,参赛同学们热情饱满,以PPT讲解为主,配合短视频、演讲、音乐等多种形式对自己作品进行展示。经过激烈角逐,陶然组《虚实共生:AI赋活千年川韵》和罗薇组《AI赋能木版年画传承》作品获得一等奖:刘佳俊组《基于AI技术的傣族孔雀舞数字化》、刘星灵组《AI 赋能皮影戏:灵舞千机》、潘霏雨组《梨园新生:AI赋能的戏曲非遗术》和陈勤组《当AI遇见太极拳: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作品获得二等奖 ,李长灿组《AI遇上皮影戏数字化》、李艺艺《AI织就黄梅韵》和陈梦霞组《川剧变脸》作品获得三等奖,若干参与奖。一等奖获奖者将代表学校参加5月28日重庆市决赛。
此次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展示创意平台,更推动非遗在校园内传播传承,激发青年一代用科技助力文化传承热情,为非遗保护注入活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明绵延赓续的基因图谱,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文化智慧,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图书馆将不断探索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保护意识,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